
马斯克原本被北京视为美中关系的桥梁,但在他与川普决裂后,马斯克在北京眼中的地缘政治价值也随之降低。(路透)
〔编译孙宇青/综合报导〕美国《华尔街日报》(WSJ)6日报导,特斯拉暨太空探索科技公司(SpaceX)执行长马斯克在美国面临日益严峻的商业和政治挑战之际,他在另一个最重要的市场中国也面临困境,不仅特斯拉落后中国亲手打造的本土竞争对手,马斯克与美国总统川普决裂也重创他在北京眼中的价值。
WSJ指出,特斯拉电动车曾是中国最炙手可热的车,马斯克也备受北京青睐。中国政府为该公司提供大量奖励措施,希望透过特斯拉注入技术并刺激竞争,来推动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。但风险在于,特斯拉开始落后中国自有品牌电动车。
中国消费者表示,特斯拉愈发乏味,与本土市场格格不入。如今,中国设计的顶级电动车配备特斯拉通常不具备的功能,例如用于观看电影和玩游戏的多个大萤幕、用于冷藏饮料的冰箱及用于自拍的车载摄影机等。同时生产电动车和电池的比亚迪及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最近表示,他们各自开发新技术,让用户只需5分钟即可为汽车充电。
特斯拉中国员工表示,他们曾向总部表达对公司产品老化的担忧,但这些示警往往无法得到及时回应。由于没有最吸引人的车款可供销售,中国销售人员在完成销售目标上面临更大压力,这种挫折感也随之加剧。
与此同时,马斯克与川普的公开决裂限制马斯克对北京的价值。1位知情人士称,今年1月,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在华府会见马斯克,并告诉马斯克,北京希望他能在美中关系中发挥「建设性作用」,但马斯克据称并未接受中国的提议。由于马斯克与川普之间的不和,北京方面不再将马斯克视为地缘政治资产,并将避免公开向他示好。
对马斯克而言,在中国取得成功至关重要。以营收来看,中国是特斯拉仅次于美国的第2大市场,也是该公司最大的生产和出口中心,约占其全球汽车出货量的一半,并为其全球制造提供零件。
由于马斯克先前与川普的关系,特斯拉在美国和欧洲的销量下滑,而中国对特斯拉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。中国也是马斯克聚焦技术的试验场,例如全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计程车。
许多专家认为,特斯拉在中国的未来之路仍将坎坷。美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有著悠久的历史,它们曾短暂繁荣,但一旦本土竞争对手规模扩大,政府官员将竞争环境向本土龙头企业倾斜,美企就会落后。
例如,21世纪初,摩托罗拉被中国企业逼出中国市场,因为在政府政策支持下,外企被迫分享技术并采用华为公司开发的电池标准。
2023年,苹果曾是中国第一大智慧型手机制造商,但现在仅次于华为和另一个中国品牌,位居第3。这些品牌拥有受欢迎的功能,且价格更低。中国对政府官员使用苹果设备的限制,以及有利于中国本土制造商的刺激政策,加剧苹果业绩恶化。
来源:自由时报